829开始结束-《三国双绝》


    第(2/3)页

    “不过,这件事情,也是可以试探一下朝中大臣的态度,借机转移一下,如果他们能够同意的话,就会说明,我们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董卓笑着说到。李傕一下子明白董卓的想法。

    董卓拥护陈留王为帝。此举遭到了很多朝中大臣的不满。特别是对于董卓的地位,他们很是反对。这样一来就让董卓很是忌惮,他想要找一些事情,趁机把一些反对自己的人干掉。这样的话,他的话语权机会更大。或许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对此,他本人是十分愿意看到的。

    曹操的住所内。

    “这共和军是最应该争取的力量,君不见,那些董卓就是靠着共和军才能维持局面,否则何以如此,如若我等继续反对和共和军交涉的话,结果会如何,我们就会把共和军推到对立面,董卓那里去,局势就会更加的不利。”曹操如此说到。

    董卓的力量很强大,不可避免的把持朝中局势,文武百官多有反对,但无奈董卓势大。曹操就建议,和共和军交好,切断董卓的后勤补给,资金上的支持,而作为朝廷的支持,应该承认共和军独立建国。并且给与一定的交好。比如放开更多的市场,借贷更多的银行贷款等等。

    这些措施,无疑会减少董卓的一些力量,而增加自己的力量,这样的做法是最好的一些做法,但可惜的是,文武都反对,并且把曹操看成是了一个异类,他们认为曹操此举极为的大逆不道。曹操气不过,只能回来嘲笑讽刺一番。但却毫无办法。

    “朝中文武皆不可与子相谋。”戏志才这样说的。

    曹操颇为认同,但却毫无办法,因为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操控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认为只有暗杀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了。

    朝中文武对于共和军的看法大部分都是停留在他人片面的见解上,比如,袁绍,尽管他已经外出担任渤海太守。但依然对共和军的看法极为的不友好。甚至是极为的偏见的,他认为共和军就是一群泥腿子,商人组成的军队,他们见利忘义,根本就难当大任。

    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看法下,直接误导众人,他们对共和军的看法普遍的不友好,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曹操一个人是了解共和军的,但却毫无办法来应对更多其他的不同的看法,此举,让他变得很是被动,甚至是,变得极为的难缠,这让他很是不利,如果这样的一种情况持续进行下去的话,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唉。”曹操叹息到。董卓的力量太大了。只有借助共和军的力量才能应对。但如何把共和军拉拢到自己这一边,太难了。

    潞州。一场军事演习正在进行当中,

    整编第三步兵师和整编第五步兵师进行了一场对抗军事演习。

    第三步兵师的情况似乎有一些不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