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凝聚核-《三国双绝》
第(2/3)页
因为他知道的是,共和军早在军事行动前,就已经在前进道路上建立兵站,那里储备大量的弹药。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是不缺少弹药的。
但为什么还要运输弹药?这是曹昂想不明白的。难道战斗的规模会进一步的发展起来?
但如此庞大的弹药补给测量,已经足够他们师发起大规模进攻两次以上了。这很不正常。
曹昂不知道的是,这些弹药,是用来支援河内地区发展游击队的。在情报部的要求得到批准之后,共和军前线的兵站已经抽调一半以上的弹药储备提供给河内。而这些弹药一部分是用来加强弹药储备,更多的是用来游击区的,因为共和军的军火数量通常都是超过实际作战需要来储备的。用在游击区上,十分的有利。
而河内游击区的建立速度,远远的超过共和军情报人员的预计。
在共和军情报人员看来。游击区的建立是需要等待大军接近以及到达之后才能展开,在大军尚未到达之前而建立游击区是很难的。
因为缺乏必要的支持,而游击队,实际上就是让弱势人员组织起来,对抗军队的一种无奈举动。
在更多的时候。他们通常都是这样做到这样一种状况的。
实际上,这种情报,共和军想的太多了。
在河内。五百人以上的小村落遭受到的袭击最多,损失最为惨重,他们不仅仅损失掉了口粮,而且毫无发展的可能。饥饿带来的死亡威胁远远比他们战斗阵亡带来的恐惧更多一些。因为他们一家人根本无法存活下去。
而共和军可以提供口粮,最重要的是还有武器,训练。他们按照村落建立起民兵小队。形成一个村落游击区。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带来安全感。这种感觉绝对不是共和军情报人员能够想出来的那种希望。
一个村落可以活下去,更多的村落也会活下去。因为小村落之间是相互联姻的。他们大部分都有各种各样的亲戚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建立游击队,民兵组织的扩散速度。
当然了。一些较大的村落是无法做到这样一点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同时,在经济上相对独立,并且有优越性,他们进攻不足,但自保远远有余。所以,这种民兵组织,在一些地区广泛的展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