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吴这边同步开展扩容模块的并联测试,重点验证多组电容协同放电时的同步性误差,根据军工标准,这个误差必须控制在微秒级以内。” 吴浩快速记录要点,随后调出国际同类技术对比表,说道:“值得借鉴的是,某国‘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采用了飞轮储能+超级电容的组合,但我们的方案在体积和响应速度上更具优势。 以10兆瓦级激光武器为例,他们的储能系统需要占据3个标准舱室,而我们通过模块化设计,只需1.5个舱室即可实现同等储能容量。” 陈司长忽然指着成本分析栏问道:“若为兼容激光武器进行改造,现有电容组的制造成本会增加多少?” “主要成本增量来自散热系统和扩容模块。” 吴浩滑动屏幕切换到成本曲线,然后说道:“初步估算,集成相变散热的电容模块成本将增加22%,但通过规模化生产,这个比例可压缩至15%以内。 相比之下,重新设计整套储能系统的成本要高出300%以上,所以预留接口的前期投入非常必要。” 首座领导凝视着屏幕上的激光武器供电模拟动画,最终点头决断道:“按‘两步走’策略推进,首先确保现有方案在‘海试三号’上通过实战测试,同时启动激光武器兼容模块的预研工作。” “小吴,给你提个要求。” 说到这,领导转头看向吴浩说道:“6个月后,我不仅要看到量产型储能系统,还要拿出与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的联调方案雏形。 这既是技术储备,也是应对未来战场的战略先手。” 听到领导的话,吴浩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站起身,冲着领导以及在坐的众人说道:“请领导放心,我们会在储能系统的控制芯片中预留武器接口协议,并与程所他们研究单位合作,同步开发能量管理系统的升级固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