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纳尔逊的英勇,激励了本来在各方面都优于法西舰队的英格兰海军。 胜利号先是追着三叉戟号这艘一级战列舰猛打,结果发现三叉戟号不是法兰西舰队的旗舰,不远处的布森陶尔号才是,胜利号于是又追了上去。 终于,胜利号所代表了英格兰舰队拿到拉拢T字位,他们用侧舷的几十门火炮对着法西舰队的舰艏猛轰,顿时将法西舰队打的死伤惨重。 超过两个半小时的海战,法西舰队宛若一头蠢笨的老牛,被英格兰这条强大的老虎各种爆杀。 下午三点五十分,法军最后的反扑,马努迪瓦少将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前卫被击溃,战斗正式结束。 法西舰队自指挥官维尔纳夫以下,超过八千名海军士兵向英格兰投降。 另外还有接近四千五百人战死,两千多人负伤。三十三艘战列舰中,二十一艘战列舰严重受损后被俘,一艘被摧毁。 而英格兰这边,仅仅战死四百五十八人,负伤一千二百余人,二十七艘战列舰无一战损。 这是霍雷肖.纳尔逊的天才胜利,是英格兰海军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纳尔逊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英格兰王国的救世主。 因为假如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格兰不是以这种一比十的战损大胜,哪怕是平局或者惨胜,拿破仑的下一步就不会是倾尽全力继续在陆地上攻击俄奥两国,而是跟两国讲和,举国跨海远征英格兰。 只要法兰西的陆军一上岸,英格兰王国就完蛋了。 但代价也是巨大的,战斗到接近尾声的时候,挂满胸章在甲板上指挥作战鼓舞士气的纳尔逊,被法舰敬畏号上帆索射击台上的狙击手近距离命中。 等到胜利号舰长哈代将军找到纳尔逊的时候,他已经时日无多,哈代赶紧向他报告了战况,法西联合舰队惨败,至少二十艘战舰被俘。 纳尔逊脸上浮现出了欢喜的神色,说出了最后一句神志清醒的话,“他们做到了,打穿了我的脊椎,但感谢上帝,我尽忠职守了!” 两个小时后,这位英格兰海军的军神,王国的拯救者,在内脏损坏带来的失血和子弹铅毒的折磨中死去,特拉法尔加海战结束,法兰西失去了踏上英格兰本地的最后机会。 。。。。 特拉法尔加海战与奥军在乌尔姆的惨败,是几乎同时发生的。 当拿破仑知道这个消息,绝望的大骂维尔纳夫无能之后,就开始封锁消息。 因为海军基本全完蛋之后,拿破仑就只剩下了一个选项,那就是击败罗斯帝国和奥地利帝国。 让他们屈服在法兰西的刺刀下,然后封锁整片大陆,让英格兰一张布,一件五金工业品都卖不出去,活活把英格兰穷死。 只要英格兰没了钱,就失去了继续进攻法兰西的能力,等到法兰西的新一代蒸汽风帆战舰完成下水和战前训练,再一次的跨海远征,就可以实行了。 11月中,拿破仑到达维也纳以北,开始亲自指挥法军。 但形势对于法兰西来说,其实不太有利。 因为奥地利帝国放弃了维也纳看似首都不保,大输特输,实际上却是扔掉了包袱,得以轻装上阵。 奥地利帝国也是一个大帝国,即便在莱茵兰损失了六万人,但依然拥有超过十万军队,同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带来了俄军主力五万多人。 此时,名义上以库图佐夫为指挥官的俄奥联军有大约十万人,在维也纳正北的奥洛穆茨周围与法兰西军队主力对峙。 维也纳西北边的波西米亚,有斐迪南.约瑟夫大公的大约一万军队和数千波西米亚民兵。 维也纳东南边是刚刚从意大利撤回来的卡尔大公南路军,包括本来要去支援莱茵兰的那三万人,一共七万军队。 维也纳东面偏北,则是由老将瑞恩斯坦指挥的两万比利时陆军(鲁藩军)以及一万匈牙利武装骑兵。 而法兰西在维也纳周围,满打满算也就是九万人左右,而且他们还要分别占据维也纳等城市,能用来机动作战的,也就是七万出头。 也就是说,法兰西军队现在实际上是处在差不多二十一万俄奥联军的大包围中的。 同时,由于已经深入奥地利境内,拿破仑无法单纯靠从法兰西国内调集粮食,来保证一路过来的十几万大军补给,必须就地筹集军粮,这又导致了法兰西占领军与奥地利百姓的矛盾。 最后,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来之前,已经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达成了波茨坦条约。 腓特烈.威廉三世同意,如果他不能劝阻法兰西放弃敌对罗斯帝国的态度,那么普鲁士将会征召八到十万军队,加入第三次同盟。 而拿破仑十天前就拒绝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调停,按时间来算,普鲁士应该就会在这几天对法兰西宣战,最多一个月,普鲁士的军队,便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拿破仑却看到了一条胜利之路。 法皇对他的心腹兼挚友,帝国近卫军司令贝西埃尔元帅说道:“亚历山大与弗朗茨都是自以为是的蠢货,他们一定现在心里一定充满了怒火。 亚历山大觉得俄军没有及时赶到战场上,大大损伤了他的面子。 弗朗茨则觉得如果是他亲自指挥,莱茵兰这一战就不会输成这样。 如果现在我们示弱,一定会让这两个蠢蛋信心倍增,我决定撤出奥斯特里茨村及附近的普拉岑高地,引诱联军前来进攻!” 第(2/3)页